那隻毛髮柔順的三色貓原本蜷縮在對面雜貨鋪的紙箱上曬日光浴,而我坐在巴拉特的一間咖啡廳門外,一人一貓越過任何障礙對視著。小貓爬下紙箱,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徑直走向了我,用牠最擅長的貓步,緩慢且優雅。牠坐下來抬頭用明黃色的眼睛眨巴望我。我放下手中的咖啡,將手湊近,牠用鼻孔靠近我的手指聞了聞,接著開始享受我撫摸其頭頂的敬意。
牠後來乾脆躍上我的大腿,像剛才的姿勢一樣,自己找到個舒服的位置就趴下來。牠比我更習慣伊斯坦堡街道上的氛圍,天然溫暖的日常,慢節奏的路人們會因為隨處可見的貓而卻步。那條尾巴隨著我手指倒弄不時擺動,牠一臉愜意。
咖啡廳的女侍應走出來為地上放置的兜碗內添加貓糧和水,並向我腿上的貓招手,呼喊:「 Nazlı, Nazlı。」母貓的名字。三色貓馬上飛跳到女侍應面前,慢慢地開始進食。
又一隻黑貓走近,兩隻埋頭苦吃的貓不會是沒吃飽,恐怕只是咖啡聽的可可豆燒得濃烈,穿過橫街小巷,順便點燃了附近貓群的食慾。這裏的貓吃飽就睡,睡醒就吃。都說這裏是貓的天堂,普遍的穆斯林都會友善對待街貓,甚至連先知穆罕默德都因為正要起身做禮拜時,不忍打擾在他袍子上熟睡的貓而毅然斷袖。
面向愛琴海的土地多麼的浪漫呀,在地中海普照的陽光中,歐洲文明就隨之而誕生,沒有人能夠抵抗史詩一般的底蘊,神話一般的奧妙。從這裡所誕生的生命都被染上了一種宏偉的色彩,依著歷史前進,蔓延至世界各地。
午後的陽光不太熾熱,落在了高低不齊的巴拉特七彩的建築上,就如莫奈筆觸下的蘊含著輕巧但藏有無比巨生命力的歐洲街道一樣,繾綣縈繞在每一個土耳其的角落裏。街貓也沾上被折射的光彩,眼眸剔透得很完全,散發出神秘和迷人的親和力,讓人不禁懷疑真主是否在創造貓時,特別多用了幾分心思,使之永恆美麗。
吃飽喝足的貓繞回到我身旁,我蹲下繼續捋順貓毛。「Nazlı。」我說。
Nazlı的尾巴不可置否地動了一下,咧開貓的尖牙沖我喵了一聲。然後舉起貓爪拍拍我的膝蓋,轉頭又用她最擅長的貓步踱步而去。我好奇心發作,跟住她搖晃的屁股前進,不知道她的目的地在何方。
《貓之報恩》中的高中生女主角春偶然救下一隻貓,不料他竟是貓國王子,突然化身人形,於是春就被貓國王子帶到貓國報恩,過上了無憂無慮生活的春,一度冒出了貓耳朵以及貓鬍鬚,小時候的我並不明白,到底在怎樣的一種狀態下,人才會想變成貓。現實中的伊斯坦堡正是一座不折不扣的貓城,有人說土耳其是「三步一貓,五步一狗」,但從來沒有小動物會在街道上流浪,他們是街道的居住者,街道是他們的,所有人都是他們的鄰居。大部分的土耳其人心裏都認為照顧街道上的貓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所以街貓糧食不缺,玩伴不缺。
Nazlı帶我坐上了99A號公車,乘客遇上街貓使用交通工具的情況早就見怪不怪, Nazlı一下跳上公車,喵一聲就往裡面走,車長點頭示意就當完成了交易。她用優雅的步姿找到一個單人位置危坐,腦袋竭力想伸近些窗邊。我站在了她的旁邊,看到她瞪著炯炯有神的雙眼,一個貓奴早已融化於她的視線之中。她所看到的這座城市,會不會也是浪漫至極的呢?
公車跨過金角灣抵達艾米諾努後,Nazlı就自覺下車,她帶我沿著一道大路走了十多分鐘,路上也見到了不少貓咪,花色雜亂,白的黑的,純的混的都有。但政府和動物組織不時會為他們檢查並絕育,以防貓隻不斷繁殖而導致傳染病傳播。當黑死病肆虐整個歐洲時,伊斯坦堡作為港口樞紐引入了很多貓隻幫忙捉老鼠,也因為如此,貓的數量在這座城市才會如此讓人驚訝。
我跟在 Nazlı身後就像一個虔誠的信徒,至死不渝地跟隨神使。下午的光淡弱下來,但 Nazlı逆光的身影被拉得似是蒙上了層聖光,腳尖觸碰的地面都被踩出了淡淡的貓抓印,貓尾自信的舉起來。她肆意地在真主的國度裏行走。那刻,我彷彿看到了《可蘭經》的教義被彰顯:貓是潔淨的動物,人類必須要與牠們友好。
她帶我去到1500年前已矗立於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其壯闊的氣量見證了土耳其歷代的興衰,也曾經成為宗教戰爭的一部分,如今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已然成為了一座博物館,收藏了各朝各代的壁畫,更同時藏有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教的宗教藝術作品,是世上絕無僅有的文化遺產之一。
土耳其有句諺語是「如果你殺了一隻貓,你就要蓋一間清真寺來請求真主原諒。」中世紀的歐洲視貓為撒旦的化身,因為貓不比其他牲畜容易馴服,與人類的邊界感很強,後來因為宗教政治,人們將對貓的偏見推至最高峰,歐洲殘酷的虐貓方式百出,無數的生命就在人的猜忌中消逝。我撇過頭看著乖巧坐著的 Nazlı,讓我不難聯想到她祖先的靈魂是否能在一座座清真寺下安息,在人類的贖罪中再一次獲得生存的機會。豪華壯麗的清真寺,是否就能夠補償一條生命的遺憾呢?
人的欲加之罪從未停止過,對同類尚且如此,遑論奢求他們對異族的關懷。但在伊斯坦堡裏,你能夠看見一切人貓安好的相處狀態,能看見人對貓咪的無微不至,能看見貓咪黏人的本性。我心裏惦念的還有香港街頭無數饑餓、失溫、虐待的流浪貓,美好在那裏是一個失落的奇蹟。土耳其因有阿提密斯的庇佑,純潔和愛始終被包覆在土耳其人的心底,背對著世人漠視貓的需求,堅挺地用背後為貓抵擋無盡的惡。
我再次蹲下望著 Nazlı,順了順她後背的毛髮,忽然起了一陣波瀾,她的眼睛是那樣的悲涼、那樣的淒美、又那樣的讓人憐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