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我比想像中更喜歡這種公路電影,因為裡面隱藏的人生課題的缺非常深刻。從以前上電影曾輕巧地接觸過的一些上世紀公路電影外,我最嚮往的還是”Before Sunrise”中,男女主角在一段萍水相逢的路上慢慢交心,醞釀出曖昧情愫,的確是浪漫至極。《等風來》取景尼泊爾,自然環境和宗教很容易就讓人投入當中,一同和女主角感受心靈洗滌,精神逐步得到滋潤的感覺。
特別喜歡劇中一群叔叔阿姨圍坐在一起,然後唱出《趁你還年輕》:一種特別美好的勸告,在種種繁華褪去後,淡淡回憶起最初自己的模樣,原來我可以那樣的,原來可以活得更加精彩的。開首的頭幾句最觸動我的靈魂,品出了些許這刻好像捉住的東西。
女主角是一個特別要強的人,滿懷大志向在上海伸展拳腳,但最後卻要屈服現實,「假裝」自己生存與上流社會。印象特別深刻的一段台詞,就是她在怕黑時,情緒爆發的一句話:
上海特別亮,到處都有光。我覺得我只要站在光裏,我就能夠虛張聲勢,我就能夠咬著牙,我活得特別堅強……我覺得我甚麼都不怕,可我還是怕。
《等風來》
被現實打倒的年輕人,與期待之間的落差。我們總覺得生活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或許我們都迷失在一個個看似星光閃閃的城市中,努力想擺脫從前的自己,卻覺得努力迎合別人的自己太過虛偽做作,可能我們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或者用錯了方法去盲目跟對大眾。
女主角和男主角大吵的那一場戲,其實男主角某程度上說得沒錯,在他角度看來,女主角就是虛榮心作祟,努力想爬到比人看得起的位置,但其實不屑有錢人的一切。以男主角的話來講,女主活得「擰巴」是自作自受。女主角可能還沒搞得清自己想要甚麼,就自動覺得這個世界辜負了自己。明明自己已經很努力、很努力地生活和支撐下去,世界仍然沒有對她好一點,所以便開始「裝」,埋怨這個世界的同時,又不想自己忘記初心。
女主角的上司主編說過一句:「還沒活明白呢,就要去偽存真,自己特別的假,別人看著也非常累。」
有時候出世入世真的沒那麼簡單,我們活著的意義到底是甚麼?有可能完全沒有一丁點的意義。意義是人所賦予的,如果女主角可以一條路走到黑,那這就是對她來說是有意義的。但問題是女主自己產生了矛盾,因為自己的價值觀並不允許自己做一個假幸福的人,但偏偏社會所崇尚的風氣就是追求更高尚的事物,因為大眾都希望被人瞧得起。
理想中的自己從來都和現實中的自己不一樣,要接受這樣的落差以及平凡。電影中有一句:「別焦急,我們最終都會成為小心翼翼的人。」我不認同。大方接受這個世界,因它仍存在著很多美好和未知的等待著我們發掘。
電影最後一段滑翔的場景,我覺得有些過於雞湯式的呈現。
無論你有多焦急,或者有多害怕,我們現在都不能往前衝,衝出去也沒有用,飛不起來的。現在,你只需要靜靜的,等風來。
《等風來》
不過,時機,才是我們最迫切得到的答案,但在等待時機的過程中,仍然要堅守初心,朝著目標,努力做好準備,到時就會感受到飛翔的快樂。
著文:Instagram@like.the blue
《等風來》電影詳情
《等風來》(改編自鮑鯨鯨的同名網絡小說《遊記,或是指南》)
導演:滕華濤
上映年份:2013
產地: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