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殊榮的外語片《寄生上流》(2019),斬獲了各個國際電影節的獎項,在電影發展史劃上濃重的一筆,不僅在全球掀起一股韓語電影熱潮,亦順帶將奉俊昊導演帶到世人面前,讓人渴望一探究竟名作《寄生上流》的創作意圖及背景。奉俊昊曾經說過:「如果金綺泳導演還活著的話,想讓他看一次《寄生上流》。」
目錄
作為 金綺泳 導演的忠實信徒,如果細看《寄生上流》的內容及鋪排,就能在其中察看出一些《下女》(1960)的元素,對於奉俊昊來說, 金綺泳 導演的電影風格深深地影響了他的創作,而認識金綺泳導演的都說他是個「奇怪的人」,他所執導的前衛電影至今為人津津樂道。
金綺泳 創作生涯
金綺泳出生於1919年韓國京城,正處於朝鮮半島的日佔時期,他小時候移居平壤,從小就是個電影迷,後來隻身前往日本京都擔任廚師,直至光復後才回到首爾,成為了醫科生,因機緣巧合得到戲劇部前輩的賞識,從演員開始接觸劇本,到後來成為話劇導演、電影導演,金綺泳才認為自己「迷上了藝術和愛情」。嶄露頭角的 金綺泳 被當時在韓的蘇聯電影及戲劇負責的相關人員向他提議到莫斯科留學,但被 金綺泳 一口拒絕,原因是他不願意被意識形態束縛自己,亦不想被任何形式框住。此後他沉浸在電影製作當中,在1955年完成了第一部電影《死亡之箱》。
要數金綺泳的代表作莫過於顛覆當時社會價值觀的《下女》系列電影,以描寫階級和慾望為主題,講述女傭勾引男主人的故事,其中散發著奇妙的色情感,反映了六十年代韓國社會慾望流動的真實,是前所未有的。不同人物之間在一所房子內的衝突和恐怖,和各種具有象徵性和實驗性的母題,如老鼠、樓梯等,以誇張、扭曲、奇異的手法,為電影提供了很強的張力。 金綺泳 的作品刺激和驚慄並存,觀眾在觀看過程中不斷接受衝擊,這樣的電影風格絕對是獨一無二的。

金綺泳 鏡頭語言
事實上,金綺泳是個近乎變態的控制狂及完美主義者,他在電影生涯的35年間只產出32部電影,相比其他一年能夠創作出10部以上電影的導演,就能看出他對細節的執著。他不僅操刀劇本和攝影的部分,更參與了道具、佈景、海報等製作,在每項領域的周密程度必須經得起反覆的吹毛求疵才會投入拍攝,甚至連電影中出現的老鼠都是親自飼養的。由於 金綺泳 的作品大部分是本人投資製作,換句話說,金綺泳導演掌控著整個拍攝進程,只會拍他想拍的電影,這也就不難理解他精雕細琢的作品為何能夠得到這麼多人的認同。
韓國國民級女演員尹汝貞在新人時期得到金綺泳導演提拔,在他執導的《火女》(1971年)中出道。尹汝貞回憶時表示,在《火女》準備開拍前,金綺泳導演就向她提了一個特別的要求,就是兩人每天要至少見面一小時,詳細討論角色和劇本,能夠全程投入到這個地步,就連是尹汝貞直至現在,也不禁感嘆 金綺泳 導演真是一位奇人。
後來韓國維新時期的七十年代,獨裁政權吞併了電影公司,藝術創作變得相當低迷,許多電影導演紛紛轉而投入小說改編電影的創作。但即使在審查嚴格的制度之下, 金綺泳 依然維持自己一貫的風格,製作的電影也「金綺泳化」地表達了破格的情慾等主題,完全脫離了原作,開闢了一條屬於他自己色彩的道路,但其作品依然全院滿座。金綺泳的成功不僅在於他獨特的想法和勇於挑戰的精神,更同時表現了自由和自我特色,是典型的作家主義導演。
對藝術表達的執著
「如果將人解剖後,就會發現血是黑色的,那就是慾望。」金綺泳一生都在剖析慾望,沉迷在男性和女性之間的性角力中,透過觀察當時韓國社會在傳統和革新之間的矛盾壓抑的氛圍,繼而創作出一部部具有現實意義的作品,儘管他強調「只是把自己內心的無意識原封不動地搬到電影裡面」。在他看來,慾望是低劣污穢的,所以他才會以老鼠作為代表慾望的工具,強迫觀眾接受這種厭惡動物,將象徵色彩完美融入到作品當中。
評價 金綺泳 導演的電影作品,通常人們都會推崇為瘋狂、荒謬,而他本人亦到達了癡迷的境界,在呈現效果上不斷尋找新角度詮釋現實。但正如他瘋狂、荒謬般的電影生涯,金綺泳的精神也在一場荒謬的大火中變成了火花,為電影後浪提供了瘋狂的創作靈感。
全片看(無字幕)
轉載自:YouTube channel@Classical Movie / Animation